图像质量参数,作为摄像头最重要的参数之一,一直是监控市场最关注的点。今天就围绕摄像机图像篇,尚维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FAE工程师给到深度科普与解剖:
尚维FAE技术支持工程师 Q1 聚焦不清晰,是谁的问题? 摄像机使用过程中,偶尔有用户反馈画面模糊不清的问题。一般来讲,IPC出货必定会进行图像评测,确保效果OK再行出货。 根据图像经验传授,该问题一般出现在IR-CUT和镜头方面:IR-CUT为红外滤光器件,因为白天和夜视摄像机能够接收的波长范围不一样,若IR-CUT选用品质不好,就很容易出现白天和晚上不共焦的问题,直接导致夜视出现偏焦,画面模糊不清; 镜头方面,主要因为市场主流是球面玻璃材料,但若稍微小厂家制造工艺不当,就容易出现中间清晰,两边不聚焦的问题,也就造成了聚焦不清晰。当然也有不少是因为镜头品质太差导致白天都不清晰的问题。 所以厂家建议,一分钱一分货,多做测试对比,最终选出中意的关键配件是王道。 Q2 图像大面积偏色或局部偏色,怎么破? IPC调试过程中,有一项称为AWB,即自动白平衡,是直接负责对图像色彩还原的。此项参数为图像调试重点项目,一般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调试,确保能在不通的环境下都将色彩还原准确无误。之所以还有反馈,综合分析情况如下: 2、说回ircut,不同厂家的ircut,不同价位的ircut对颜色的影响非常之大,不测不知道,一测吓一跳,所以遇到此种问题,先行更换不同厂家或型号的ircut验证; 3、大面积单色环境,当摄像头对着某大面积单色的场景下,自动白平衡所依赖的条件不满足,造成参数计算偏差,故安装时尽量专业一些,适当避免。 Q3 室内监控,出现局部场景很暗,怎么回事? 该问题,让我们想到一个专业名词,宽动态。普通摄像机并不自带专业宽动态的功能,若室内监控场景为对着窗口,务必会使得室内外曝光差异,常见现象是室外曝光正常,室内很暗。解决方案如下: 2、将摄像头监控角度微调,尽量避免直射窗口强光处; 3、采用专业宽动态产品,如3516C+AR0230(H.264),3516D+AR0230(H.265),更好的解决该场景问题。 Q4 低照环境不切换夜视,使得监控画面质量不好,怎么排查? 分析该问题,对于普通红外摄像机来讲,切换仅依赖于灯板配的硬件光敏电阻,它有一个固定的切换值,且一般比较合理,当然也可能出现光敏故障或灵敏度出现问题的情况。而对于星光摄像机,目前我司采用软切换技术,当软硬两个条件实现满足,就自动切换,若想尽早切换,可在我司监控软件进入摄像机图像参数调节。 Q5 夜视过曝,监控物体泛白,导致看不清物体特征,如何避免? 目前针对夜视过曝的问题,一般分为两个重要点: 1、图像参数本身调节默认较亮一些,其原因是提升夜视整体亮度,使晚上看的更清楚; 2、配件选择不合理,主要分为镜头通光量异常过大,与市场主流测试不一致,另一块为灯板的额定功率过大所致。此方面可通过整机匹配不同元器件测试判断甚至改善。 Q6 夜视或低照下,出现噪点,怎么办? 噪点问题,是经常会遇到的一类问题。分析下来,最直接的原因是摄像头工作在异常的环境下,主要指的是温度。例如,摄像机图像传感器和主控芯片都有自身的最大承受工作温度,一般在80℃以内。这个问题实际环境一般不存在的,但是摄像机里面的温度,一般会由摄像机主板,灯板,拓展版以及外壳散热决定,其中,灯板和外壳散热这两部分往往最不受关注,但往往最致命。 因为一般摄像机主板市场价格较为统一,而综合整体成本,只能从配件上面抠出,这样直接让一些厂家选择了便宜的配件。最终让产品的整体效果和稳定性造成大的影响和投诉。 热天来临,务必小心防范! 写在后面的知识点 温馨小提示: 1、镜头选择需慎重,切勿以次充好,贪图小便宜; 2、夜视效果,70%以上取决于灯板的匹配与效果; 3、选择散热性好的外壳,必将提升整机30%图像质量。
1、白平衡矫正不准确,即调试设备调整的色温不够准,或者说设备不够好。当然,作为IPC方案首选的我们,设备还是很专业的。此种情况基本排除;
1、尚维方案支持数字宽动态功能,可在软件打开适当改善;